百不足一,沃野千里,不是满地骸骨就是一片长满了野草蓬蒿的苍茫平原,没有人,没有村庄也没有耕地。
在这种情况下曹魏又采取防御紧缩的战略,坚壁清野,固守长安。使得巴蜀进攻关中,粮草耗费极大,还很难夺回长安。
因此刘备的参谋集团在很早的时候,就曾经提出过应该把巴蜀和荆州作为后方粮仓基地,南阳采取防守政策,主要进攻点应该在扬州,直取徐州河南,进攻曹魏腹地。
而且江东士族较为顽固,对于刘备的抵触心理也非常强,如果能够把治所迁移至建业,一是安抚归顺的本地士族,二是方便打击那些不合作的江东世家。
刘备听到这个建议后还是比较心动的,不过他并没有立即表态,而是在众人的簇拥下先进入建业城内,视察了整个城池的情况。
由于孙家政权的倒塌,引起了建业百姓的恐慌,很多人纷纷逃跑,以至于城池几乎变空,街道除了站岗和巡逻的荆州军士卒以外,就连一只耗子都没有,空空如也。
主要是世家权贵逃跑居多。
在汉代,底层百姓几乎是不太可能居住在城里的,按照当时的物价,能够在县城有套房子,少说也得富农家庭,在乡下有几百亩田地,才敢居住在城里。
所以能居住在建业城里,往往都是非富即贵,江东士族百余家,大部分都出仕于孙氏,在城里安置了宅邸,方便族人为官。
作为被刘备政权打击的对象,得知荆州军杀到,自然引起恐慌性逃亡,纷纷拖家带口逃离建业。
刘备视察了全城,发现确实没什么人之后,就下令在城外各乡亭招贴安民榜,派出军队维持了治安与秩序,才在建业的吴侯府邸召开了临时会议,来商讨迁都建业的方案提议。
吴侯府邸大厅内,刘备高坐主位,看得出来他现在的心情非常不错,面容虽老,却精神矍铄,纵使两鬓斑白,也难掩其脸上洋溢的笑容。
在他的左手下方,关羽、赵云、马超、甘宁、黄射等人就坐,右手下方则是沈晨、马良、杨仪等人。
现在魏延和庞德还在赶来的路上,董和则在后方运筹粮草。
至于江东那些投降的谋士们刘备已经一一见过,由诸葛瑾陆逊带投,由于诸葛亮的关系,刘备还是很给诸葛瑾面子,没有为难他们,令他们先在府中等候,等待之后召见。
此刻刘备环视众人,笑着说道:“江东既平,幸赖诸位。此番回荆州之后,论功行赏,必不会亏待有功之臣。”
“多谢大王。”
众人起身拱手。
这就是要先定个基调。
升官发财谁不爱?
现在打仗赢了,论功行赏也是正常的事情。
定完基调之后,刘备就又说道:“威公说,可以迁移治所至建业,诸公以为如何?”
关羽赵云马超没有说话。
甘宁在抠鼻子。
黄射先说道:“大王,臣以为不行。”
“哦?”
刘备问道:“为何?”
黄射说道:“江东虽好,可人心尚未归附,至少治理数年,方能迁徙。”
杨仪就是建议迁徙的人,说道:“公此言差矣,江东百姓皆愿归附,只有士族尚未有定论。若大王将治所迁徙至建业,则能迅速安定人心。”
“唔。”
刘备点点头。
他其实很喜欢建业这地方。
虎踞龙盘,帝王之相。
但作为南方政治中心,一定要有其它的考量。
所以刘备还是不敢确定,于是转头问沈晨道:“晓卿,你以为呢?”
“我认为确实要迁徙治所,不过不是建业,而是襄阳。”
沈晨说道。
“说说你的理由。”
“原因很简单,大王若想北顾中原,就一定要统筹东西,荆州最大的便利,就是交通!”
沈晨环视众人道:“襄阳西连巴蜀,东近扬州。北则为中原,南便至交岭。利于中央掌控地方,且可以随时将军令传达出去。”
“嗯。”
众人都觉得很有道理,微微点头。
沈晨继续道:“诸位要明白,地域越宽广,消息的传播性就越重要。洛阳为何能成为大汉国都?不是因它地势险要,而是它地处天下中心,方便中央北军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在任何地方。扬州地势确实不错,但距离益州太远,一旦发生紧急情况,如何能处理?”
杨仪忍不住辩驳道:“但是西川已无战事,曹丕不会蠢到和我们在关中决战。”
“西川是无战事。”
沈晨看着他道:“然而他不和我们打,难道我们就不和他们打了吗?复兴汉室,还于旧都,这本来就是大王该做的事情。长安要收复回来,洛阳也要,岂能放任关中不管呢?”
“可是......”
杨仪犹豫道:“关中取之无益呀,为何不把主战场放在河南?”
“你的想法是对的。”
沈晨认可他的建议,但同时也说道:“只是若要取北方,就缺不得骑兵。我们得西凉骑兵之后,那关中就有益了。”
这就是典型的思维误区。
杨仪认为现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