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的鱼儿处理,变卖,又留下自家人的吃食,靠着卖鱼的钱买来调料,主食,为家人们做上一碗鲜美的鱼汤。 劳动后的夫妇们,抱起自己的孩子,讲述着属于大海的故事。 欢声笑语中,小提琴的旋律再一次微微变化。 仿佛场景被拉伸而出,变成俯瞰的广角,看着海边升腾着烟火气息的小渔村。 小提琴弱下后,以琶音的颤音进行着收尾。 从低快速到高,又在高音上进行颤音。 仿佛如同夕阳西下时,波光粼粼的海面,在无声的见证着渔民们的生活。 小提琴攀升到极高的音位。 长音的渐弱,如哨音一般,缓缓消失。 “Brava!!” 观众们兴奋的欢呼着。 这种“异国他乡”的优美旋律,充满着一种来自于东方的神秘。 但又充满着一种独属于华夏的烟火之气。 如果只是看乐曲所描述的,似乎没什么惊天动气的霸气,更没有波澜壮阔的史诗。 有的只有一家渔民一整天的劳作生活。 仅此而已。 最质朴的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,就是最为写实的艺术,就是最动人的诗歌。 潮汕话你可能听不懂,但这讲述潮汕渔民的音乐,却很好懂。 潮汕的渔歌。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! 结束了最后一曲的演出。 善款激增。 看着李景霖收琴,有行人忍不住问了起来。 “您是来演出的吗?还是在米兰工作?” “是旅游过来的吗?” 这些人群围绕中,自然有没什么课,跑出来逛街的大学生。 这些大学生里,也有米兰威尔第学院的学生。 见到有街头小提琴表演,便凑了过来。 这优美的异国旋律,让这些音乐学院的学生如痴如醉。 “嗯?这人好眼熟。” 有学生愣了愣,努力踮起脚尖,看向李景霖。 可当李景霖转过头,仔细打量了一下后,学生直接傻眼了。 这踏马能不认识?! “是李!小提琴的李!最年轻的帕赛冠军!咱们米兰威尔第毕业的学长!!” 一声吼叫。 直接让人群们顿时更热切了。 拍照,录像的更加频繁。 “真的?!” “不愧是米兰威尔第学院培养的音乐家!!” “真的好棒!” 听到这些夸奖,李景霖连连道谢。 而那个喊出声的学生眼皮子开始狂抽。 不愧是米兰威尔第学院培养的? 你应该说。 不愧是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,能把他都给招来。 眼前这位大佬,放在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历年的高材生里,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。 这位来自于古典钢琴演奏专业的学生可太知道了。 他在16岁来到学院的时候,就已经被米兰威尔第里所有的小提琴教授评价道“小提琴上已经没有任何技法是他做不好的了,他解决了所有关于小提琴演奏的问题。” 这几乎是大多数学乐器的人,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情。 在学校里,提到天赋,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会拿这位传奇学长说事儿。 【你以为你很天才?有种你就去学学小提琴系的李。】 基本这话一出,膨胀的天才都会瞬间瘪咕下去。 “感谢各位捧场!” 李景霖收好琴后,笑呵呵的在纸板上加了几笔。 将【我很穷】改写成了【我不穷】 拿好放着善款的小盒,再次鞠躬道谢,引起观众们一阵哈哈大笑。 直到李景霖回到了店里,路人才依依不舍的离开。 只不过,在离开后,下意识的抬头,记住了店名。 弗朗琴行。 ...... “霖哥,伱这.......” 明东十足震撼。 眼看着李景霖空着盒出去。 满满登登的回来。 李景霖开始数钱。 大多数是硬币,也有不少钞票。 从20欧分到10欧的钞票。 说实话,20欧已经算是少见的大额打
第68章 非遗潮汕渔歌(2 / 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