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第71章
林一喜欢吃烤羊,羊汤差一点,主要是雪域人烧羊汤一点都不肯浪费,内脏是一起切块下锅的,吃起来难免有味儿,不过常年沾不到太多油水的塔塔尔部民才不管这个,只担心能不能分到一碗。
暂时没人敢来帮忙宰王室的羊,苏赫骑兵和黑石骑兵一起杀的羊,又找渔队换了些鱼来一起下锅,倒不是雪域人知道鱼羊一起炖好吃,而是这样可以增加一些肉类分量。轮到打饭时,一人分一大碗鱼羊鲜汤,碗里几块肥嫩羊肉带一层铺碗底的鱼肉糊糊,连王澈崔殊喝着都不嫌粗陋,更别提塔塔尔部民了。乌力有些紧张地端了碗,准备拿给母亲喝,一转头却见那个打饭的年轻魏人面容的骑队长朝着母亲比比划划,虽然言语不通,但他一下子明白这是叫母亲回家拿碗。
他忽然端碗愣住。
奴隶也可以分一碗的吗?
奴隶当然可以分一碗!林一可没有养奴隶的想法,她和苏赫阿那是一样的,认为奴隶不应该存在。她自己本身就等于半个奴隶了,战奴也是奴,有的人一朝翻身恨不得把从前的自己踩进地里,也有的人自己吃过苦再也见不得别人吃苦。
她其实挺奇怪的,百鸟帝国花多少工夫才弄出系统芯片控制源生战士,这里的平民可没有被控制啊!松果体里没有芯片的情况下,为啥那么多人就想不起来一铲子敲在贵人老爷脑门上呢?一小撮人能镇压所有人吗?又不是神仙。韩小六一天就剩比划了,看着那瘦巴巴的中年白女端了不大的碗来,他手举干净的复合工兵铲往锅底一捞,满满的一铲羊肉和些鱼泥扣实了打进碗里,真的很实在,只带一点点汤。
白女很高兴地给他比划着什么,韩小六摆摆手,叫了下一个。他是很看人下勺的,小孩子会多给,老人会多给,奴隶会多给,渐渐地很多人到他的大锅前排起长龙了。
林一也打了一碗喝,她喝的是纯鲜汤,油乎乎热腾腾的一大碗,喝完照例是演讲。
很多人手里肉汤还没吃喝干净,有人舍不得吃,有人来不及吃,林一让他们边听边吃喝没关系的。乌力和母亲难得在公开场合坐在一起,他看了看周围,第一次没有好面子地推开母亲,看着她黝黑干瘪的手从碗里捡了两块很肥的羊肉放进他碗里。
“你吃,不要给我。"乌力瓮声瓮气地说了一句,见母亲还要比划,指了指大坛,“可敦要说话了,她让吃。”
林一今天的演讲主题是,肉好吃吧?以后天天吃,圣湖沿岸有种植粟米青稞对吧?以后有更好的主食让你们种,不用再承担严苛的劳役了,大家配合她推翻塔塔尔的王室贵族,以后自己干活自己吃饭,可以过得像苏赫部落那样越来越富庶。
演讲稿大部分是林一想到哪里讲到哪里,她天生的会煽动人心,以前在飞舟里没少撺掇队员开飞舟跑路,能活几天就活几天,可惜没鸟理会,这里的民众却很好说通,多质朴的原始人啊!
只有一点部分是王澈润色,让林一教唱了一曲。曲名《击壤歌》,很朴素的乡野古调,讲的是个古籍典故,是说古之帝王尧在位时,有人见老叟于路旁击壤玩乐,便以称赞尧德,老叟却击壤而歌,唱: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,帝力于我何有哉?”
帝尧统治的太平盛世之下,老叟认为自己的美好生活来自日出劳作,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,并非帝王之力所加之。
歌是否有这样的来历不清楚,但能流传下来就被赋予了某种思想,是圣人的思想,圣人觉得歌是美好的,所以这种不符合帝王喜好的古曲被流传了下来。所谓圣王垂拱而治,可不是指皇帝什么事都不干,交由贤良之臣来治国,前者那是儒学基操,夹带私货。真意是说一个圣人皇帝的状态,就是让民众几乎感觉不到圣王的存在,甚至看似圣王是吃干饭的。是帝王不去征取民众的财富,不要求奢靡的生活,但要承担圣王之责,保护民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和平生活,达到民众眼中的"帝力于我何有哉"。反正林一是没懂,她的主题思想就是个人归个人,自己干活养自己。底下的塔塔尔部民能听懂的也不多,但听懂了个表面,他们以后的日子会是这样的美好吗?日出而作日入而息,自己做来自己吃,大汗和我不相干?梦里也不敢这样想啊!
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,帝力于我何有哉!古老的《击壤歌》在嘎嘎声中逐渐响彻春季的雪域,风里带着青草的气息。今日演讲完,林一召集人手在右贤王大帐里开会,具体成员有:缺德军师两名、辽东战后升任千骑的秃发兀耶、叶撒千骑、黑石部落的叶护忽查,还有韩小六和呼兰三兄弟。
嗯,另外三个跟在庞半天身边来着,现在呼兰六兄弟都是百骑长的级别,经历了辽东一战,林一提拔了一些有军功的下属,韩小六则是插队的,林一很欣赏他的头脑。
人手就是这么个人手,林一是很满意的,展开一张俯视地图,对众人说道:“现在下一步计划是攻打公主城,公主城是按照魏城规制所建,内外城墙叠套为瓮,有角楼马面墙垛一应俱全,易守难攻,但是我们都有些攻城经验了,都来说说如何攻下公主城吧。”
这其实不是集思广益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