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 林婉宁(1 / 1)

雾起天明 月上三千 715 字 1个月前

坐了片刻,言承觉得无趣便走下小山,来到大街上,先回了客栈休息,见老潘两人不在屋内,便躺在床上,想着这三个月以来的种种事,想着想着,困意袭来,便睡了过去。

远处的钟楼传来悠长的钟声,仿佛在提醒人们天色已晚。城门口,几名守城的士兵正懒洋洋地倚靠在墙边,偶尔抬头望一眼进出的行人。街角的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,昏黄的光晕洒在青石板路上,映出匆匆归家的身影。孩童们嬉笑着从巷子里跑过,手中还攥着未吃完的糖葫芦,笑声清脆,打破了暮色的沉寂。

夜幕渐渐降临,城内的喧嚣渐渐平息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宁静与温馨。百姓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,回到家中,围坐在桌前,享受着简单的晚餐。灯火点点,映照出这座古城在暮色中的温柔与祥和。

正当言承思绪飘转之际,房门被推开,言承回头看了一眼,发现是老潘,转头朝老潘问道:“今天去哪了,么才回来?”

言承也坐到凳子上,好奇开口道:“书院是不是叫星河书院?”

言承点了点头,随即心生一计,道:“老潘…”

“不知你对诗词是否感兴趣?”言承开口问道。

“如今心境已不如从前,作诗也是徒增笑话罢了。”老潘说到此摇了摇头。

老潘看着言承那深邃的眼眸,知道这事没得商量,老潘起身作揖道:“是,公子。”

随即言承想到在船上认出自己的林婉宁,言承停住脚步,对一丈外的一位男子说道:“这位兄台留步。”

言承脸上依旧带着笑意走上前,客气开口道:“敢问兄台贵姓?”

言承看着李大毛,随即把真正意图说道:“不知李兄可知郡守贵姓?”

“多谢李兄。”言承说完作揖道了声谢。

与李大毛分开,言承又独自一人走在街上,内心感慨一句“果然,”那明天久去郡守府走一趟,相信林郡守会给他这个面子的。

男子开口朝下方观众开口道:“我与娘子舟车劳顿跨越数郡今日才来到此地,身上钱财已然耗尽,望各位客官能赏点银钱。”说完又抱了抱拳。

言承没动,只是站在不远处静静的看着那对夫妻又开始表演,言承看着男子挥舞棍子的动作便知道,这人可能从军过,或是有师傅教过。言承又看向女子,女子带着面纱,看不清容貌,但一定是位极其漂亮的女子,看其抚琴动作与坐姿,可能是富贵人家之女,言承在脑海中不由得想起话本中的情节,富家女爱上落魄书生?嗯…不应该是书生,应该是护从!

言承笑着走上前,开口道:“我不认识你们。”

言承没回男子的话,只是从袖中拿出十两银子,放在台面木板上,便转身潇洒离去,留下面面相觑的夫妻两人。

好奇归好奇,言承也没上前打扰,没看到有两位下人在提着灯笼照明吗,言承断定两位老者定然是富裕家庭之人,自己贸然上前打扰,恐怕不妥。想到这路言承便继续往回走,走了半刻钟年回道客栈。

“随便逛逛,到是你,一下午都干嘛去了。”言承语气温和平常说道。

言承刚喝进去的茶,差点喷出来,嘴角带笑道:“还能迷路?”

一旁的老潘则憋着笑转过头去,言承也是一脸无奈,开口好奇询问道:“那你咋回来的?”

“也不妨一个好办法。”言承点点头说道。

“还没。”老张答道。

“好,老潘那你先休息。”

第二天一大早,言承三人陆续起来,在楼下客桌上吃着早膳,言承开口道:“等会你二人跟我去个地方。”

言承作揖开口道:“劳烦通报林小姐一声,就说言承来见。”

见言承脸上满是淡然,毫无慌张之态,门房心里疑惑,莫非真的认识小姐?

门房心已了然,两人对视一眼,一人便走进院内禀报自家老爷去了,另一个人则说道:“公子稍等片刻。”

来人正是林婉宁,今日的她已经摘掉面纱,将原本的面貌展现了出来。

林婉宁施了个万福,道:“见过言公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