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(1 / 3)

“季小姐,过来一下。”

一场戏结束,曾一斌发现了季眠的身影,冲她招了招手。

“曾导。”季眠上前打招呼,“您叫我季眠就行。”

曾一斌从导演椅上拿了个文件夹,递给季眠,“这是明天要拍的戏份的剧本,好好看看,今晚收工前给我个大致的构思。”

“行。”季眠当下打开剧本翻看,补充问道,“呈现方式上有要求吗?”

曾一斌接过一旁工作人员准备的茶水,喝了一口,才不紧不慢地回答:“随你,只要表达清晰就行。还有就是,准备的时候呆在现场,一是尽早熟悉环境,了解我们的工作内容。二是有事我们也能及时找到你。”

“好。”

季眠脱下外套,铺在操场中央的草坪上,从包里掏出平板,记录看剧本时脑海中浮现的思路,在构思之余,也不忘关注拍摄现场的情况。季眠注意到刚才撞到的女生,抱着衣服跑到谢莹身边为她披上,并送上保温瓶,还贴心地拧开了盖子。

她是谢莹的助理吗?季眠猜测。眼看着谢莹要朝她看过来,季眠及时地移开视线,免得又要起一番冲突。

“你是叫……季眠对吧。”

季眠朝声音的传来的方向看去,对上了一张明媚的脸,是影片中梁家希的扮演者颜妍。

“听统筹说你要来给曾导当助理,我还很意外。”颜妍也和她一样将外套垫在身下,“刚刚跑步,出了一身汗,有些味道,别介意。”

季眠摇了摇头,合上平板,“意外什么?”

“你这么漂亮,我还以为你准备出道,来片场混个脸熟来着。”颜妍说的直白,中途她顿了顿,放低音量,“而且,曾导脾气臭,要求又高,没几个人受得了。”

季眠闻言,低头看了眼平板,觉得莫名手里有些烫。

颜妍笑了,拍了拍季眠的肩,“我去准备下一场了,你加油。”

季眠“嗯”了一声,待她走远后,才重新打开平板,在原有的手稿上做出调整。

看在是第一天,曾一斌并没有吩咐她做其他事。拍摄场地从操场换到教学楼,再到训练场,季眠跟着挪地方,但注意力始终在剧本上。

电影讲究精打细磨,说是一天的戏份,实则并没有几个镜头,时间全花在了重复和比较上。

“来吧,说说你一天思考下来的成果。”曾一斌把季眠叫到休息区,拉了把椅子坐下。

季眠将平板里的手稿传送给曾一斌,配着画面说明:“明天拍摄合宿的戏份,所以相较赛场上的热血和竞技感,明天的戏份更侧重对青春的诠释。”

“训练的部分我认为可以快叙事,用背景音乐将各个片段串联在一起,层层递进,通过集中展现力量感、生命力,刺激观众的多巴胺,让影片处于一个‘躁’的状态。”

“接着就是刻画人物。比如说这场戏……”

季眠的手稿并没有严格按照剧本的叙事顺序展开,而是分拆后,用一种更具节奏感的方式来表达。

“这一幕是说因为下雨,训练取消,梁家希和孟阑在窗边谈心。我觉得在转场的时候,可以采用汗水变雨水的方式。汗水滴落在地面上,一滴,两滴,地面上的水滴越来越密集,伴随着雨声……”

曾一斌边滑动屏幕边听,在听的过程中他意识到,季眠是带着剪辑的思维在构思。简单来说就是,她能够将剧本的文字转化成脑海中的画面,将其自由排列组合,得出一个最具渲染力的表达方式,再通过手稿展现出来。

这听着容易,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导演都能做到,他认识的很多人都是边拍边找感觉,更有甚者,完全依赖剧本,单纯复刻文字。虽说导演是个需要创造力的职业,但说实话,圈子里很多人都缺乏这个能力。

他原先找季眠来当助理,是出于陈砚舟和言臻的关系。

“那位季小姐,看着和陈总关系不一般。”制片人和统筹都这么和他说过。

现在看来,没准季眠能给他惊喜。

“行,明天空镜和节奏上按你的思路来。”曾一斌将手机熄屏后说。

季眠的眼底亮了亮,她抑制住上扬的嘴角,佯装淡定地道了声谢。

……

天色暗了,整个校园内只有剧组的灯还亮着。第二天一早要坐长途车,为了保证演员的状态,拍摄没持续到太晚。

体校离老宅有些距离,季眠地铁倒公交,到胡同口时,常吃的几家小吃店已经关门,只剩下一家卖驴打滚的,还剩了几块没卖出去,季眠替老板清了库存。

耳机里正在播放一首她近期爱听的歌,节奏很明快,听的过程中,她也跟着哼了几句。手机的音量被调的很小,一声低笑就这样透过耳机,传到她的耳朵里。

季眠当下停下脚步,回头看去,发现陈砚舟就在不远处,穿着衬衫西裤,臂弯挂着一件外套,衣服穿的板板正正,可不知为什么,浑身上下硬是透着一股散漫的劲儿。

“跟了你半天了,现在才发现,警觉性不行啊。”陈砚舟迈了几步,来到与季眠齐平的位置,和她同一个频率往前走。

季眠摘下耳机说:“我是相信这片区的治安好吗。”

“什么事儿